0372-3723308
全国服务热线
0372-3723308 3723306
您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目录
——— Product center ———
几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复配技术
人类对生态和环境安全日益关注,生物技术日益发展壮大,均给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开发增加了一道门槛。因此当前植物生长调节剂原药开发的思路正在转变和调整,在新产品开发方面则更注重借助新技术来拓展老品种的应用空间,包括以下四大方向: 1、低毒、低残留的新产品开发,如调环酸钙、抗倒醋等产品; 2、生物农药的开发及改进技术,如s-诱抗素的生物发酵技术,芸苔素内醋的持效性改进等技术; 3、老产品的剂型加工新技术,如芸苔素内醋可溶粉、调节剂缓释剂等技术; 4、利用有效成分间的互补和增效作用,开发调节剂的复配产品。 在这里,我们介绍几种新型的复配产品。 一、赤霉素+苄氨基嘌呤(GA4+7+6-BA) 苄氨·赤霉酸是一种复合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经由植株的茎、叶、花吸收,然后传导到分生组织活跃部位,促进坐果。其制剂有3.6%、3.8%两种含量,有乳油和可溶液剂两种剂型,稀释600-800倍分别于苹果盛花期喷花、药后15~20d喷幼果使用。此混剂是一种效能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苄氨基漂呤具有促进细胞分裂,促进花芽分化等多种生理作用;GA.-7是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内源激素,可促进茎登伸长、打破休眠、促进坐果等。两者复配使用,则可显著改善果型,提高坐果率、增加产量。可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端正、美观果型。从其生理作用上分析,此混剂除了在苹果系列果树上能提高坐果率、去果锈、提高产量质量等功效,也可以用于香蕉、葡萄、芒果、梨等果树,西瓜、丝瓜、黄瓜等瓜类作物,番茄、辣椒、茄子等茄果类作物,亦可用于切花、盆栽花卉上等多种作物,是一种集坐果、膨果、延长花期等多功能于一身的产品。因此,该产品有着十分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二、赤霉素+吲哚乙酸+芸苔素内酯 制剂为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3.5~14g/亩,主要用于茶叶、黄瓜、苹果树、小麦等多种类型的作物上。此混剂为纯天然植物源产品,含有赤霉素、吲哚乙酸、芸苔素内酯等植物内源激素以及黄酮类、氨基酸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促进根系发育、促进叶绿素合成、诱导花芽分化、增强植物长势、改善作物品质、提高作物抗旱抗寒抗冻抗病等抗逆性并能解除肥害、药害。是一个功能齐全的制剂产品。该产品在推广应用上仍有广阔的前景,是一个将要普及的优良产品。 三、吲哚丁酸钾+s-诱抗素 制剂为1%可湿性粉,稀释500~1000倍,主要用于水稻秧田上促进生根。诱抗素为植物体内的天然物质,是一种微生物发酵产物,主要功能是诱导植物产生对不良环境的抗性。众所周知,开发生物农药(包括生物调节剂)是提高农化产品环境质量和生态安全性的必然选择。生物调节剂的开发和产业化必将在调节剂研究领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并将成为无公害农业的技术支撑之一。 四、噻苯隆+乙烯利 此混剂主要用于棉花催枯。在棉花自然吐絮60-70%时使用,见效快,棉花在24小时内停止生长,3天死亡,7天基本上干枯。它是我国目前使用效率高的棉花催枯剂。在近几年逐渐取代了百草枯+乙烯利混剂,避免棉花叶死而不脱落、棉桃僵化,影响机器采棉等副作用。根据大量试验研究资料显示,噻苯隆配合乙烯利用于催熟棉花的同时,会使棉花叶片全部脱落,以便机械采棉。国外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基本上均用机械采棉,我国机械采棉刚刚开始,随着劳动力价值的升高,机采棉将是我国发展的必然方向,噻·乙也将是有前途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之一。 五、其他有生命力的复配产品 萘乙酸钠+吲哚丁酸钠,其剂型50%可溶性粉剂,使用浓度10~2000mg/L主要用于扦插生根、移栽生根,是一个较老的产品,药效显著,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该产品将会持续焕发活力。 促控剂。主要用于控旺和果树控梢上,促进剂复配控旺产品使用,避免产生控旺过度引起的脱肥、早衰等副作用。性能优良,已成为一个较为广泛的植物生长调剂使用方向。 复硝酚钠+DA-6,其混配制剂可为水剂、粉剂、颗粒剂等多种机型,是近10年成为常规制剂的优良复混剂,其优越的速效和长效性以及安全性已被大家认知,在将来的调节剂市场上仍有其用武之地。 六、结语 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生物和非生物逆境频繁发生等问题,如何在栽培学的范畴保障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已成为作物栽培学科的首要任务。值此之际,回顾和总结作物化学控制的成就,并不断提升它的技术水平就显得尤为必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品种,复配出新的产品是我们目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也会成为一大趋势,我们要抓住这一机遇,发展我们的农化产品,否则,一旦世界农化发生大的变革,我国农化产业将面临被 迫淘汰出局的危险。
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功效受很多因素影响,如作物品种、生长周期、施药部位、调节剂品种、使用浓度、施用方法及外部自然条件等等。所以,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技术就有很高的要求,一旦出现误差,就可能对农作物产生药害,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药害问题是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过程中突出的问题,常见药害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使用时期不正确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时严格的要求,一旦施药时期不当,就会产生药害,轻则减产,重则颗粒无收。 案例1:调吡脲在西瓜上的应用 2011年5月下旬,江苏丹阳市延陵镇大吕村村民刘明须家的“日本全能冠 军”西瓜因使用“西瓜膨大素”导致西瓜炸裂。 人们都习惯性的认为膨大素就是导致西瓜炸裂的罪魁祸首。事实上,西瓜炸裂不是因为它使用了西瓜膨大素,西瓜膨大素本身是没有问题的,而是因为在不正确的使用时期使用造成的。西瓜膨大素的主要成分是氯吡脲,又名调吡脲、KT-30,其正确使用时期是在西瓜开花当天或前后1d以10~20mg/L的浓度沾瓜胎,可以起到膨大西瓜、增加糖含量、减少瓜子数量、瓜型均匀、外形美观等作用。当西瓜直径超过15cm时就不能再用,否则就会产生药害,具体表现为西瓜空心、瓜瓢松散、甜度下降,口感不佳等,更严重的就会导致西瓜炸裂。同时,由于氯吡脲不具有传导性,如果沾瓜不均匀,很容易造成畸形瓜。该瓜农在不正确的时期使用西瓜膨大素,不但没有发挥调吡脲的功效,反而造成了药害。 案例2:矮壮素在棉花上的控旺应用 2010年6月中旬,河北邯郸有棉农反应其种植的棉花长到20cm高时就不再生长,形成僵株。经详细询问,得知是因施用矮壮素的时期不正确引起的。矮壮素对控制棉花旺长、促进棉花的高产有很好的功效,正确使用时期是在棉花长出6~7个果枝,长势较旺盛时,喷施100~200mg/L浓度的矮壮素,可以有效控制棉花旺长,使棉花主茎伸张缓慢、植株矮化、果枝缩短、株型紧凑,有利于田间通风透光,促进棉花的光合作用,增产作用显著。但该棉农在棉株刚刚长到20cm时,看到棉株长势旺盛,就喷施了150mg/L浓度的矮壮素,从而导致棉花停止生长,造成僵株。 2、使用剂量不正确 每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剂量都有严格的限 制。用低了达不到效果,用高了就会产生药害。 案例1:硝钠.萘乙酸在桃树上的应用 1998年5月,山东一位果农在温室大棚里的桃树上使用了2.85%硝钠.萘乙酸水剂,导致六个温室大棚的所有桃树幼桃脱落,有些连叶子也脱落了。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就是使用浓度不正确,在桃子幼果期喷施2.85%硝钠.萘乙酸水剂时,应该稀释4000倍进行整株喷施,可以起到膨果、美果、提升口感的作用,但该果农使用时仅稀释了1500倍,使用浓度过高,从而导致幼桃全部脱落,六个温室大棚基本绝收。。 案例2:乙烯利在葡萄上的着色应用。 2010年,四川绵阳有果农反应其种植的葡萄未完全成熟就脱落了。乙烯利对促进葡萄着色有很好的功效,葡萄品种不同,使用浓度稍有差别。比如巨峰葡萄,在开始成熟时以250~300mg/L的浓度喷施果穗,可以提早6~8天成熟,统一着色好。但使用乙烯利后果粒与果柄之间会产生离层而导致落粒,因此要掌握好浓度,分期喷药、分期采收、分期销售,以免造成损失,该果农盲目扩大使用浓度,将不同品种、不同生长周期的葡萄统一喷施500mg/L浓度乙烯利,结果导致了大量粒落现象。 3、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农作物品种的使用剂量不同 由于不同的农作物品种对同一种植物生长调节的敏感度不同,因此在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时要先做实验,然后再推广应用。 案例1:萘乙酸在西瓜不同品种上应用 2009年,南京有瓜农反映其种植的西瓜在直径长到10cm左右时喷施了10mg/L浓度的萘乙酸后,西瓜叶在一夜之间全部翻了过来。 萘乙酸是一种很好的保花保果膨果剂,是我国早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之一,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就开始合成使用萘乙酸,其在棉花保花保铃、果树的保花、疏花疏果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在棉花、大多数果树(桃树除外)和瓜类(西瓜除外)上使用10mg/L浓度的萘乙酸可以起到保花保果、膨果、着色的作用,但西瓜对其比较敏感,高使用浓度为8mg/L,若超过8mg/L就会出现药害,使用10~15mg/L浓度时西瓜叶会反转,使用15~20mg/L浓度西瓜出现萎蔫,使用20mg/L浓度以上时个别西瓜品种就会死亡。该瓜农按照说明书上瓜类10mg/L的使用浓度进行喷施,忽略了西瓜特殊性,从而导致西瓜翻叶现象。 案例2:胺鲜酯DA-6在桃树不同品种上的应用 2007年,大连某地区桃树种植面积1万多亩,在幼桃期统一喷施10mg/L浓度的胺鲜酯,结果对蟠桃、寿桃品种加深叶片浓绿、保果膨果效果显著,但油桃叶片出现豆粒大小的斑点,后经试验证明胺鲜酯DA-6在油桃上的大量使用浓度时6mg/L,使用10mg/L时就会出现叶片斑点。 胺鲜酯是广谱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其使用时期较长,可用于种子浸种、苗期、生长期、花期喷施等,使用安全,没有出现过胺鲜酯的药害报道。我们经试验发现只有当浓度超过50mg/L时,对一些品种的农作物会出现抑制生长现象。 4、使用方法不正确 同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于同一种作物时,使用方法不当,也会产生药害。 案例1:氯吡脲KT-30在西葫芦上的应用 2008年12月,山东寿光有菜农反映其在温室大棚种植的西葫芦全部出现了畸形瓜,瓜形均为葫芦状,把小头大。经查是因氯吡脲的使用方法不当造成的。氯吡脲在西葫芦上的正确使用方法是当西葫芦开花1~2天时,以10mg/L的浓度浸沾瓜胎,可以起到明显的膨果、匀果作用,从而提早上市。该瓜用一次性纸杯盛放药液进行沾果,由于杯口小,沾果时仅沾到瓜胎的下半部分,由于氯吡脲不具有传导性,沾到的部位细胞分裂快,膨大快,没有沾到的部分持续正常生长,因此所有沾过药的西葫芦都长成了葫芦状,把小头大。 案例2:赤霉素在葡萄上的应用 2006年,新疆吐鲁番有果农反映其种植的葡萄使用赤霉素后果粒非常不均匀,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经查是因为赤霉素的使用方法不当造成的。赤霉素应用在葡萄上有拉大穗长、增大果粒、提早成熟、增加糖和果酸含量的显著效果,性能也比较稳定,其正确使用方法是在葡萄盛花期后10~20天,以150mg/L的浓度沾果穗。该果农则是用喷雾器对果穗进行喷施,结果导致受药的穗面果粒大,未受药的穗面果粒小,同一果穗上的葡萄果粒大的大、小的小,不同果穗上的葡萄果粒也大小不一,严重影响了葡萄的产量和品质。 5、随意复配使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复配使用技术是经过严格的配方筛选和田间试验验证出来的,可以起到增效作用,如2.85%硝钠.萘乙酸水剂、30%胺鲜.乙烯利水剂等均是很好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复配制剂,但不是所有的植物生长调节都可以复配使用。 案例1:复硝酚钠和噻苯隆复配在金针菇上的错误应用 2006年,洛阳有菜农反映其种植的5亩金针菜在盛花期同时喷施了复硝酚钠和噻苯隆,导致金针菜全部萎蔫凋落。 在金针菜上喷施6~9mg/L浓度的复硝酚钠可以增加细胞质流动,促进其他药剂及肥料在作物体内的吸收和运转,使花朵均匀、肥大,起到增产作用;喷施1mg/L浓度的噻苯隆可以使金针菜植株健壮,减少花蕾脱落。但是两者复配使用在金针菜上,在不利的气候条件下,就会产生萎蔫凋落甚至杀死金针菜等副作用。 案例2:矮壮素和缩节胺复配在棉花上的错误应用 2010年,河北有农户反映其种植的10亩棉花同时喷施了矮壮素和缩节胺后生长缓慢且叶柄变脆。 矮壮素、缩节胺均有促进棉花主茎伸张缓慢、矮化植株、缩短果枝、使株紧凑,从而有利于田间通风透光,促进棉花的光合作用,增加产量的功效,但两者复配使用时要在适宜的浓度范围内才能起到控旺增产的作用。该农户在棉花上同时使用正常浓度的矮壮素和缩节胺,从而导致棉花停止生长、叶柄变脆。 6、其它不规范用药 同种药剂的不同使用方法、使用时间、使用浓度都会起到不同的作用,若错误使用就会产生要害。如多效唑用在苹果树上,当苹果树已经长成产株时,在秋季每株用2~3g多效唑在树周边1.5米左右根施一周,可以有效控制苹果树第二年梢的生长,第三年仍有效;当苹果树梢长至5~10cm时用300mg/L的浓度喷施,可以控制梢的生长;在春节苹果树开花后20~30d将树干刮去粗皮,用1000mg/L的浓度环刷树干,可以控制当年梢的生长,第二年仍有效。若用法用量不正确,就起不到效果甚至会产生药害,如对苹果树喷施1000mg/L的多效唑,就会严重阻碍生长,导致减产,果实品质下降。 环境条件也直接影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效果,如萘乙酸用在西红柿保果上,若气温低于20℃或高于35℃,效果均不好;气温在25~30℃时,包裹效果很好。再如氯吡脲用在黄瓜上,应在黄瓜开花当天用,若在黄瓜瓜长已达到10cm左右或更晚时期再用,就会出现放置在冰箱里的黄瓜仍在生长,但口感差,品质下降的现象。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毒性和残留
我们统计了常用的2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毒性和半衰期,数据见表1。表1、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毒性和半衰期。序号调节剂名称毒性等级经口LD50(mg/kg)经皮LD50(mg/kg)半衰期DT501复硝酚钠低毒雄性大鼠1210雌性大鼠1000大鼠>2050土壤中1~2d2胺鲜酯微毒大鼠6000大鼠>6000江西红壤1.79d太湖水稻土1.83d东北黑土1.033萘乙酸钠低毒雄性大鼠2150雌性大鼠1470大鼠700大鼠>2050土壤中3~5d42,4-D低毒大鼠639大鼠>1600土壤中<7d56-BA低毒雄性大鼠2125雌性大鼠2130小鼠1300大鼠>5000土壤中49~63d6芸苔素内酯低毒大鼠>2000小鼠>1000大鼠>2000江西红壤43.3d河南二合土16.5d灭菌东北黑土14.1d东北黑土1.037乙烯利低毒大鼠3030兔>1560水解(ph7.25℃)14d8氯吡脲低毒雄性大鼠2787雌性大鼠1568兔>2000土壤中6.5~8.4d9噻苯隆低毒大鼠>4000小鼠>1000大鼠>1000兔>40004~9d有氧28d厌氧10GA3低毒大、小鼠>15000大鼠>2000水解(ph3~4.25℃)14d11GA4+7低毒大鼠>5000大鼠>2000——12三十烷醇低毒雄性小鼠8000雌性小鼠1500——光解5.64d13吲哚乙酸低毒——————14吲哚丁酸低毒小鼠100小鼠100——15对氯苯氧乙酸钠低毒雄性大鼠2787雌性大鼠1568小鼠850大鼠>2000——16S-诱抗素低毒大鼠>2500大鼠>2000——17多效唑低毒雄性大鼠2000雌性大鼠1300大鼠>100022~134d18烯效唑低毒雄性大鼠2020雌性大鼠1790大鼠>200013d19调环酸钙低毒大鼠>5000大鼠>20001~4d20抗倒酯低毒大鼠4460大鼠>4000<1d21矮壮素低毒雄性大鼠966雌性大鼠807大鼠>4000兔>20004.47d22缩节胺低毒大鼠464大鼠>200097d(18℃)10d(22℃)231-甲基环丙烯低毒大鼠>5000——光解4.4h水解(50℃)2.4h24仲丁灵低毒雄性大鼠1170雌性大鼠1049大鼠>2000>21d25氯苯胺灵低毒大鼠>5000兔>5000兔>200065d(15℃)30d(29℃)26抑芽丹低毒大鼠>5000兔>500011h 从表一可以看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毒性等级均为低毒,目前尚无资料或事例显示因给农作物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而导致人或家畜中毒、致畸性致癌等现象,但是由于多效唑在土壤中残留时间长而对下茬作物产生要害的事情有所发生。
植物生长调节的残留限量
GB2763-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农药残留限量》中规定了8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限量,数据见表格2表2、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限量序号调节剂名称作物类别食品名称残留限量(mg/kg)12,4-滴和2,4-滴钠盐(2,4-D和2,4D-Na)谷物小麦2.0鲜食玉米0.1蔬菜大白菜0.2番茄0.5茄子0.1辣椒0.1食用菌蘑菇类(鲜)0.12矮壮素(chlormequat)谷物小麦5.0玉米5.0油料棉籽0.53多效唑(paclobutrazol)谷物稻谷0.5小麦0.5油料及制品油菜籽0.2菜籽油0.5花生仁0.5水果苹果0.5荔枝0.54氯苯胺灵(chlorpropham)蔬菜马铃薯305氯吡脲(forchlorfenuron)蔬菜黄瓜0.1水果猕猴桃0.05葡萄0.05西瓜0.1甜瓜0.16萘乙酸和萘乙酸钠(1-naphthylacetic acid sodium 1-naphthylacetic acid)谷物糙米0.1小麦0.05油料大豆0.05棉籽0.05蔬菜番茄0.1水果苹果0.17噻苯隆(thidiazuron)油料棉籽1.0蔬菜黄瓜0.05水果葡萄0.05甜瓜0.058乙烯利(ethephon)谷物玉米0.5油料棉籽2.0蔬菜番茄2.0水果香蕉2.0菠萝2.0猕猴桃2.0荔枝2.0芒果2.0表二中显示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限量数据还不太完善,但从数据可以看出,只要规范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就可以达到标准要求,因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用量很小,浓度大多在几到几十mg/L,在安全期内使用不会对人或畜产生危害。
农药田间药效比较差是何因
当前防治作物病虫害仍是以喷施农药为主。但在生产实践中,常遇到施用合格的农药出现药效不理想的的情况。究其原因,有以下7点: 原因一:药不对症 一是将病当虫治,将虫当病治,用药错误。如把由番茄青枯病危害造成的死苗,错诊为由地下害虫咬根造成的死苗等,这样用药再多也不会见效。 二是诊断虽然正确,但是用药不对症。如用井冈霉素防治水稻稻瘟病,用三氯杀螨醇防治三麦蚜虫,用杀虫双防治稻飞虱等,自然没有效果。 原因二:贻误良机 防治虫害,在成虫产卵高峰期或幼虫初孵至3龄前施药效果好。如果幼虫在3龄以上,施药再多,效果也不佳。 原因三:药量不准 用药量过大易发生药害,用药量过小又达不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因此,必须按照农药施用说明配制,才会获得令人满意的防治效果。 原因四:混用不当 如用乐果、辛硫磷、敌杀死等弱酸性或中性农药与碱性农药如石硫合剂等混用,就会造成农药分解失效;碱性农药石硫合剂与波尔多液混用,会产生过量的可溶性铜,从而引起药害。 原因五:盲目喷药 喷药要喷在要害部位,才会收到理想效果。如防治向日葵菌核病,就应根据菌核在土中越冬的规律,在菌核萌发前于田间撒药,防效才好,若将药喷在发病部位,效果反而不佳。稻瘟病、白叶枯病等主要在叶片上发生危害,用药时就要对准叶面喷洒;防治棉花红蜘 蛛,喷药时一定要使药喷在叶片背面,才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原因六:天时不利 药效与温度、湿度、雨、露、风和光照等气象因素密切相关。如施用乳剂农药,喷药后至少未来24小时内无雨,效果才好。施用胃毒剂、触杀剂农药,至少需要两天内无雨冲刷,才能较好地发挥药效。因此应根据当地气象预报,选择晴好天气喷药。 原因七:药械质量差 药效的好与差与使用的喷施工具也有关系,质量好的喷雾工具既节药又省力,还能提高药效。
马拉硫磷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马拉硫磷具有良好的触杀,胃毒和一定的熏蒸作用,无内吸作用。进入虫体后氧化成马拉氧磷,从而更能发挥毒杀作用,而进入温血动物时,则被在昆虫体内所没有的羧酸酯酶水解,因而失去毒性。马拉硫磷毒性低,残效期短,对刺吸式口器和咀嚼式口器的害虫都有效。 马拉硫磷的作用: 1、低毒、广谱的杀虫、杀螨剂。具有触杀、胃毒作用,也有微弱的熏蒸作用,无内吸作用。由于杀伤力强、作用迅速而长期使用,不少害虫已产生抗性。可用于防治水稻、麦类、棉花、蔬菜、茶叶、果树害虫,如蚜虫、稻飞虱、稻叶蝉、稻蓟马、萍螟、介壳虫、红蜘 蛛、金甲壳、潜叶虫、叶跳虫、棉卷叶虫、黏虫、菜螟、茶小绿叶蝉、果树食心虫。用于卫生方面可杀灭蚊蝇幼虫和臭虫,也可用于粮创害虫。 2、马拉硫磷是高 效低毒杀虫、杀螨剂,防治范围广。不仅用于稻、麦、棉,而且因毒性低、残效短,也用于蔬菜、果树、茶叶,以及仓库的防虫。主要防治稻飞虱、稻叶蝉、棉蚜、棉红蜘 蛛、麦粘虫、豌豆象、大豆食心虫、果树红蜘 蛛、蚜虫、粉蚧壳虫、巢蛾、蔬菜黄条跳、菜叶虫、茶树上的多种蚧类,以及蚊、蝇幼虫和臭虫等。 3、属低毒非内吸性杀虫、杀螨剂,广泛用于农业和园艺,也可用作家庭卫生用药。 马拉硫磷的使用方法: 1.麦类作物害虫的防治防治粘虫、蚜虫、麦叶蜂,用45%乳油1000倍液喷雾。 2.豆类作物害虫的防治防治大豆食心虫、大豆造桥虫、豌豆象、豌豆和管蚜、黄条跳甲,用45%乳油1000倍液喷雾,每亩喷液量75--100千克。 3.水稻害虫的防治防治稻叶蝉、稻飞虱。 4.棉花害虫的防治防治棉叶跳虫、盲蝽象,用45%乳油1500倍液喷雾。 5.果树害虫的防治防治果树上各种刺蛾、巢蛾、粉介壳虫、蚜虫,用45%乳油1500倍液喷雾。 6.茶树害虫的防治防治茶象甲、长白蚧、龟甲蚧、茶绵蚧等,用45%乳油500-800倍液喷雾。 7.蔬菜害虫的防治防治菜青虫、菜蚜、黄条跳甲等,用45%乳油1000倍液喷雾。 8.林木害虫的防治防治尺蠖、松毛虫、杨毒蛾等,每亩用25%油剂150-200毫升,超低容量喷雾。 9.卫生害虫的防治苍蝇用45%乳油250倍液按100--200毫升/平方米用药。臭虫用45%乳油160倍液按100--150毫升/平方米用药。蟑螂用45%乳油250倍液按50毫升/平方米用药。
叶面喷肥施药可同时进行
化肥、农药是现代农业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为提高产量和品质,农民追施化学肥料的次数和种类日益增加,其中叶面喷肥由于用肥量小、见效快,已经成为农民,特别是果农和菜农经常采用的技术措施;另一方面,农民也要经常喷洒农药,以控制病虫害。许多人尝试将药、肥混合,一起喷施,其目的是节省劳力,提高工效。例如在北方小麦穗期普遍推广的“一喷三防”技术就是将酮(或烯唑醇)、吡虫磷(或啶虫脒)和磷酸二氢钾混合,一次喷雾。它既能防治小麦锈病、白粉病和小麦蚜虫,又可减轻倒伏、干热风的为害,达到了既省工、又增产增收的良好效果。“一喷三防”技术之所以值得肯定和推广,首先是时机恰当。因为小麦穗期恰好是防治“两病一虫”和补施穗肥、增加千粒重的关键时期,需要药肥混用。如果换在别的时期,没有针对性的混配就可能成为一种浪费。就科学使用农药而言,以用清水配置药液能保证药效。 混用的关键又在于杀菌剂、杀虫剂之间以及药、肥之间不能发生化学反应,不影响药、肥的物理性状,如可溶性、悬浮性、乳化性等等,也不能影响各自的功效。当然,不起化学反应也就不会增加药剂对人畜、植物的毒害和药肥料的分解。从保持药效的角度看,我们已经知道一些药剂不能和碱性农药(石硫合剂、波尔多液)混用,例如氟虫脲、灭幼脲、啶虫脒、锡等杀虫剂和代森锰锌、三乙磷酸铝、恶霜灵、甲霜灵、酮、烯唑醇、异菌脲、春雷霉素、多抗霉素、南宁霉素等杀菌剂。推理,它们也不能和碳铵、草木灰、钙镁磷肥、磷酸二铵、硼砂和钼酸铵等碱性或弱碱性化肥混用。 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如赤霉素、矮壮素、乙烯利等也不能和碱性农药或肥料混用,否则就会分解失效。除草剂如果用于土壤处理,在多数情况下是安全的特别是各自先和细潮土(或水)混合后在使用前再混在一起的做法。但如果用于茎叶处理,就要十分慎重,单独使用时,剂量稍大或喷施不均匀都可能招致药害,所以一般不要和肥料一起混用。如果混用,也要先将除草剂配成母液,肥料也要先用水溶化后再与母液混合,并且要现喷现配。 生物农药不能和化学肥料或杀菌药剂混合,因为化肥和杀菌剂可能杀死其中的有益微生物,降低防治效果。另外还要注意一些药剂对混用的特殊规定,如一种叫做氯溴异氰尿酸的杀菌剂,它能够兼治真菌、细菌以至病毒病害,是难得的好药,但也有“不宜与其他农药混用”的规定,推理,也不宜与化肥混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物质在调控植物开花方面的研究
当植物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后,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就要转入生殖生长,即在一定的部位形成花芽,然后开花结果。花芽分化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后期的结果和产量,多数果树有大小年现象就是由花芽分化多少引起的。为了合理调控花芽分化,人们做了大量的研究: 菠萝是南方一种成熟非常不一致的水果,且成熟期只有20多天。实施乙烯利催花调控可使单茬果变为多茬果。在不同时间有计划地使用乙烯利促进它的花芽分化,可将华南地区菠萝25~30天的结果收获期延长到200天左右,大有利于菠萝的生产和市埸供应。 苹果大小普遍用某些植物生长调节剂物质,如多效唑、矮壮素、乙烯利以及细胞分裂素或它们的混剂,完全可以控制到当年丰产、年年丰产,即达到人们希望的程度。 其他果树如梨、葡萄也可以用矮壮素CCC、6-BA等调控它们的营养生长、促进花芽化。 与此同时,利用植物生长物质也可以抑制花芽的分化,苹果、梨在花芽分化前2~6周用300mg/L左右的赤霉素在结果多的大年可抑制它过多的花芽形成;赤霉素也可抑制杏桃、樱桃花芽的分化;葡萄也可控制其花芽分化。 另外,使用植物生长物质还可以减少无效花的形成、延迟花的开放、延长花期等。用调节磷可以大减少花生无效花的形成;秋季对葡萄及一些有核果类的果树施用赤霉素,可以延迟它们来年春季的开花日期,这对防止春季早霜有一定的生产意义。 用多效唑、矮壮素CCC都有延长菊花的开放时间的效果,尤以多效唑为理想,多延长它的开花时间达10天以上。
多效唑的正确使用方法
全丰多效唑是一种优质广谱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明显削弱植物顶端优势,调节形态分化,促进侧芽萌发,促进花芽形成,提高坐花率,增强抗逆性等作用。它在使用时应掌握以下技术要点: 一、多效唑施药方法 花卉生产上使用多效唑常用的方法有浸泡(种球)、土施、叶喷和涂干。其中以浸泡、土施、叶喷效果好,且药效持久而稳定。土施方法有两种,一是对地栽观叶观花植物,围绕树冠挖深约5厘米左右的环状沟,均匀撒入沟内后及时灌水;二是对室内盆花,在盆土中打孔洞施入后及时浇水。叶面喷洒多在生长前期进行,不同花卉、土质、营养管理水平,其喷施时间和浓度各不相同,喷施方法同一般肥药喷施方法,但应注意使生长点均匀着药。 二、多效唑施药量及浓度 因品种、长势、龄长、土质等因素而异。土施用量一般每平方米0.25克,叶喷时药液浓度在800至1500ppm,浸根(种球)浓度在70至90mg/L,浸泡5至8小时。木本花卉施药量及浓度可稍高,草本花卉用药量要低。对兰类植物慎用。 三、施药时间 不同的施药方法,施药时间不同。多效唑土施一般在春季花芽萌动前(春花花卉)进行;叶喷一般在当年新梢长出10至15厘米左右时使用。落叶花木可提前一些时间使用,保证及时发挥药效。 四、施药次数 由于多效唑有持久药效,一般一次施入,效果可持续3至5年,所以施药次数应严格控制。土施至多3年一次,叶喷每年一次,如连年使用,浓度应逐年降低。如发现长势极度衰弱时应停止使用,必要时可喷赤霉素帮助恢复长势。 五、药效呆滞期 由于多效唑从药施入到发挥药效作用有一个时段——即药效呆滞期,所以生产上极易误认为“无效”,从而重复施药,造成用量过大。在施药前;应充分考虑到这个因素,避免造成损失。
农药剂型代码与汉字对照表
ABA醇基气雾剂EO油乳剂AE气雾剂ES种子处理乳剂AF水溶粉剂ET电热灭蚊浆AS水剂EW水乳剂AY水溶液FD烟罐BA药袋FG细粒剂BB饵块FK烟雾剂BF块剂FKZ烟烛BFZ香皂FP烟片BJ笔剂FR烟棒BK病毒杀虫卡FS悬浮种衣剂BP饵粉FSB悬浮拌种剂BR缓释剂FSN悬浮浓缩剂BRB缓释块FU烟剂BRG缓释粒FW烟球BRT缓释管GA气体制剂BS拌种剂GB干拌剂BY引诱剂GD诱芯CB浓饵剂GE发气剂CC蟑香GF干粒剂CF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GG大粒剂CG微囊粒剂GJ膏剂CJ微胶囊剂GL乳胶CJF微胶囊粉剂GP漂浮粉剂CN微囊剂GR颗粒剂CP触杀粉GS脂膏CS微囊悬浮剂GT固体DC可分散液剂GW可溶胶剂DF干悬浮剂GZ干粉种衣剂DG冻干剂JG胶悬剂DL粉粒剂JJF结晶粉DP粉剂JK结晶DPC粉尘剂JP浸泡液DS干拌种剂KK桶混剂(液/固)EA泡腾粒剂KL桶混剂(液/液)EB饵粒KN冷雾剂EC乳油KP桶混剂(固/固)ED静电喷雾液剂KPP泡腾颗粒剂EG乳粒剂LD液剂EL电热灭蚊液LDL超低容量液剂LS种子处理液剂RQ驱蚊液LTN驱蚊帐RR热雾剂LV电热蚊香液RSC水乳种衣剂MC蚊香RT驱虫带ME微乳剂RTQ驱蚊贴MF药膜RW驱蚊花露水MG微粒剂RWQ驱蚊片MP防蛀剂SB饵棒MPL防蛀液剂SC悬浮剂MPP防蛀球剂SD种衣剂MPT防蛀片剂SE悬乳剂MZ防蛀片SF喷射剂NE浓乳剂SG可溶粒剂OBA油基气雾剂SGX可溶性粒剂OF油悬浮剂SKS水面扩散剂OFK可分散油剂SL可溶液剂OL油剂SLX可溶性液剂OP油分散粉剂SO展膜油剂PA糊剂SP可溶粉剂PB饵片SPX可溶性粉剂PC窗纱涂剂SS种子处理可溶粉剂PCG乳胶(膏)剂SU超低容量微囊悬浮剂PF涂抹剂SV固液蚊香PG漂浮粒剂SWG水溶性粒剂PM涂膜剂SZ可湿粉种衣剂PP泡腾片剂TA片剂PR棒剂TC原药PS饵膏TF原粉PT丸剂TK母药QJ球剂TKD滴加液RA驱虫膏TKL母液RB毒饵TKP母粉RC驱蚊霜TN蚊帐处理剂RE驱避剂TP追踪粉剂RG饵剂ULV超低容量剂RGW驱蚊膏VA电热蚊香浆RJ胶饵VK电热蚊香块RK驱蚊乳VM电热蚊香片RL驱虫环VP熏蒸剂RM驱虫片VS熏蒸挂条RO驱蚊露VS1挂条RP驱虫纸WBA水基气雾剂WDP水基超低容量喷雾剂WZ水分散片剂WF湿粉YB药笔WG水分散粒剂YC蝇香WJ可分散粒剂YD烟弹WL驱蚊粒YG油基种衣剂WN可溶性浓剂ZC种子处理剂WP可湿性粉剂ZF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WS湿拌种剂ZGF种子处理干粉剂WT可溶片剂ZSM杀螨纸WTP可分散片剂ZX种子处理悬浮剂WTX可溶性片剂
首页
走进全丰
产品
电话
官网
微信公众号
网上采购